2023年6月3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沙龙”第二十八期顺利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舆论宣传与组织动员的几点思考”,主讲人是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杜恩义老师,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慧超老师主持。讲座内容从三个案例来具体阐述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舆论宣传和组织工作取得的成效。
第一个案例是“袁世凯形象建构与打倒蒋介石”。杜恩义老师指出在袁世凯去世后,各种势力对其评价不一,“袁世凯”也逐渐被宣传定位成不同的形象与符号,以发挥其作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袁世凯的形象逐渐成为一种负面存在。逐渐大权独揽的蒋介石,是民初反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把袁世凯建构成反面形象。反蒋势力借助袁世凯的形象反对蒋介石,握有实权的蒋介石常被比作袁世凯。在抗战胜利前后,蒋介石逐渐走上专政的道路,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斗争也变得激烈,而在斗争的过程中,袁世凯的负面形象又被利用,并走向高潮。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响亮地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袁世凯的负面形象建构为中国共产党打倒蒋介石反动政府提供了有利帮助。
第二个案例是“李闻惨案后国共两党的舆论战”。1946年7月民盟成员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害,这一事件被称为“李闻惨案”。此案一出,中国共产党率先做出反应,以报刊、唁电、声明谈话等舆论手段为阵地,与民盟等各民主党派一起,对国民党发动舆论攻势与指责,表明李闻案与国民党脱不了干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对李闻案也高度重视,共产党的报刊等舆论工具也给予持续关注。面对巨大压力,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工具不得不做出应对。国民党的舆论宣传根据时局和形势变化进行了几次变化,从最开始的有意回避,到反咬共产党一口,但是国民党诬陷共产党的舆论宣传自然不能服众,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不得不重视此案的处置与应对,蒋介石最终决定李闻案分开审理。共产党与国民党双方围绕李闻案的舆论战,是民主与专制两大阵营的一次舆论交锋。最终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斗争下,国民党掩盖事实真相的伎俩被一一识破。
第三个案例是“土改中的诉苦”。翻阅国共内战期间的中共土改文件中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村庄的土改运动,都经历过一个被称为“诉苦”的环节。农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和力量源泉,民众动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土改运动中,诉苦正是帮助中共实现民众动员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就党的动员目标而言,在于让群众认识到自己贫穷的根源在于受剥削,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诉苦吐苦水”,树立诉苦典型,是运动初期打开局面的重要手段之一。诉苦必须在民众聚集的场合公开进行,所以开会是最基本的诉苦形式,开会“可以使人们从人数上产生一种安全感”,裴宜理指出共产党对于“情感工作”的高度依赖,认为这是国共两党的重要区别之一。中国共产党诉诸情感以动员民众,在土改诉苦运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从这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舆论宣传与组织动员卓有成效,中国共产党最后取得的成功与其进行有效的舆论宣传与组织动员密不可分。杜恩义老师为在场师生耐心答疑解惑,与会师生均表示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