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8月1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教授王天恩、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曹泳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冉、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蓉等专家学者应邀出席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王静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衣永刚主持会议。
与会的专家学者肯定了近年来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增强学科育人与服务社会的成效、优化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王静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直来的支持和指导。她指出,上外与新中国同龄,自创校开始学校就在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早期毕业的很多优秀人才毕生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的翻译与研究中。改革开放后,上外发挥自身优势,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等研究新领域。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创新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上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
王静强调,上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把握三个基本方向:一是要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是融入上外办学定位和学校学科优势,探索推进“多语种+”战略,创新发展。三是把基础建设与特色发展协同推进,要在规范基础建设中突出特色发展,在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中夯实基础建设。
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鸣歧围绕“上队伍、抓学科、促发展”,简要回顾了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举措和成效,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蒙象飞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报告,从学科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培养环境与条件和学科发展设想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特色与成果。
与会的教师代表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行了发言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