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索聊原·第十八期 | 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及其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区别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6-19浏览次数:384

202267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索聊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读书会”第十八期顺利举办。此次读书会围绕“《费尔巴哈论》及其附录”展开,领读人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德华老师,主题是“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及其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区别”;分享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祁同学,探讨话题为“从哲学基本问题看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贡献与局限”。读书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宫维明老师主持。

首先,曾德华老师指出《费尔巴哈论》的写作目的在于澄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并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关系。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注重吸收和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恩格斯的唯物主义主要强调“现实的人”的核心地位,并要求把人理解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这使得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上升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逻辑自洽,而且丰富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认知。

其次,曾德华老师从问题意识、出场路径和理论旨趣三方面对比了恩格斯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异同。总的来说,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着力于处理理性和历史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注重从实践的客体向度出发阐明新唯物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强调哲学与科学的互动关系和一致性。与之相对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侧重于解决世俗世界中的内在矛盾,强调要从实践的主体向度出发论述新唯物主义产生的革命性,最终要解决哲学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总之,唯物主义理论是共产主义学说的逻辑前提,把握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及其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并自觉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之后,曾老师同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的顾朕岩同学和国际教育学院的甘紫微同学展开积极互动,回应了他们在阅读《费尔巴哈论》中遇到的疑惑,为大家走进《费尔巴哈论》的文本世界扫除了一些障碍。

最后,由刘祁同学进行分享。刘祁同学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贡献和局限作出分析。从本体论角度,恩格斯给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极大肯定,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比于纯粹的唯物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从认识论维度来看,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局限性在于未能实现主体与客体、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恩格斯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而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之间的根本区别,而我们也因此对哲学基本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