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家讲坛·第十七期:创新与上海城市发展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6-19浏览次数:293

2022614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家讲坛”第十七期在线上顺利开讲,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应邀作“创新与上海城市发展”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腾讯会议为平台,讲座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新娟教授主持。

苏智良教授从创新的角度考察上海这座城市。他引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表示其中“高质量发展” 一词贯穿在上海的历史发展进程,渗透到其社会生活各领域。苏教授在诠释上海城市精神时谈到,上海城市的价值取向及上海城市新品格,这既是对“现代海派文化”的高度概括,又是对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象的提炼。

苏智良教授强调了上海“面海而生”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他指出,分析很多上海的问题可以从地理因素出发,即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端,拥有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上海入海口,及中国海岸线的中点三方面展开。

苏智良教授简要地回顾了古代上海发展的脉络,梳理了上海近代的成长。青龙镇是上海丝路的重要节点,同时上海涌现出黄道婆、徐光启等著名人物,从棉纺织业到几何学做出过重大贡献。在政治层面上,上海与辛亥革命、上海社会与中共建立;在经济层面上,租界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保留,以荣家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上海成为国货运动的大本营;以及电影、教育、文学等文化层面,近代的上海得到了颇为丰富的发展。

苏智良教授重点介绍了当代上海的发展历程。从抗日战争至1980年,受战争的因素、计划经济的影响,上海总体上经历着缓慢与曲折发展阶段;进入改革开放时期,1990年浦东开发以来的32年,上海发生巨变;从世博会到自贸区,成为上海再度腾飞的加速器;最近几年,中央政府给上海五大中心的发展目标,一是工业中心,许多人以为上海只是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却忽略了上海还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二是航空中心:一方面是上海航空枢纽功能,三年后目标将建成国际开放枢纽,另一方面是以洋山深水港为代表的海上运输的建设;三是金融中心:2021年上海已经成为世界前三金融中心,苏智良教授表示上海要充分认识今天的地位及未来使命;四是贸易中心: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努力打造国际消费城市;五是科创中心:以张江为主要载体,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集中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苏教授强调,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科技含量、创新能力都在提升,但要打造科创中心、智慧城市,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苏智良教授从上海轨道交通,上海教育的发展、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到努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积极贯彻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的策略等方面切入生动的展示出上海城市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上海现代的目标是建设具有现代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最后,苏智良教授对未来上海的城市发展提出思考与展望。他表示,长三角目前拥有世界两大港口群,要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环境,积极与江浙联合打造大上海湾区;从城市的角度,围绕上海政府提出的五大新城规划,进一步阐述了未来如何良性发展的问题;浦东的开发建设;办好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面海发展,上海的发展为未来5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预留了方案,未来上海的前景会更加美好,苏智良教授寄予各位同学,创造上海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创造你美好的人生。